抗战中求学本艰难,但总有一种人,耀眼得让人炫目,不仅聪慧还勤勉,将天赋与汗水结合,成为妥妥地学霸。抗日英烈张甲洲便是其一。因参与学生运动,三次丢掉学籍,在北大和清华之间,自由切换。
张甲洲,年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祖上开了油坊,生意还不错,所以小时候家里条件尚可。父亲对他寄予厚望,3岁便教他唐诗宋词,8岁送到私塾。但张甲洲脑子灵活,打小就不走寻常路,他在私塾过了一段时日,便觉着索然无味。
教学模式刻板,所学课程枯燥,于是缠着父亲把他送入了当地的新式学堂,学习了历史,物理,算数,体操等九门课程。并在考试中以遥遥领先的成绩名列榜首,物理尤其考得好。
三次丢学籍
年,张甲洲以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齐齐哈尔第一中学。这个立志要当科学家的人,在中学的一位教师那里接触了红色思想,知道了列宁,知道了俄国革命,从此一心要以匡扶中国为己任,并在最爱的物理课本上抄了一首诗来勉励自己。
每次闹学潮,张甲洲都一腔热血,走在最前端,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发声。当时张作霖要在学校中征兵,学生们都异常反感,张甲洲于是带领着他们,以罢课的形式展开抗议。学校领导十分震怒,当即将这个“刺头儿”给开除出校,张甲洲第一次丢了学籍。
不被齐齐哈尔一中所容的张甲洲于年考取了沈阳文华中学。在这里,他接触了更多的进步人士,对革命也更加的热忱。
因成绩优秀,口才了得,入校半年后,张甲洲被推举为校学生会主席。
熟悉历史的人大概都了解,是年5月,发生了五卅运动。身为学校领*人物的张甲洲自然一马当先,再次带领着学生加入了运动的队伍中。然而还未等他做更深入的响应,一纸公文下发,张甲洲第二次被开除,丢了学籍。
年,他回到齐齐哈尔,考入了甲种工业学校。半年后,再次当选学生会主席,并争取到了赴日留学的机会。然而不久后便因领导学潮,被逮捕入狱,全校师生联名抗议,才将他保了出来,但张甲洲留学的机会也就这样丢了,并且成了东北当局黑名单上的关键人物。
上了北大再上清华
在东北几乎无法立足的张甲洲于年,和几名好友一起来到了北平。第二年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年正式进入北大物理系。在这里,张甲洲一边求学,一边更加积极地参与革命活动。
但由于张甲洲学习的是理科物理,组织在了解后认为无法有效辅助今后的工作,便建议他转*治学。张甲洲遂于年下学期,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治系。
他生性活泼热情,为人又豪爽直率,身边总能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学,同时他还创立了新报,亲任主编,希望从思想上深化影响。
但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张甲洲坐不住了,他率先提出了组建游击队抗日的想法,并将此想法上报。得到批准后,张甲洲在年4月,带着6名同学和20把枪回了老家巴彦,经过一个多月的动员,最终组建了一个多人的游击队。这也是我方在东北的第一个抗日武装。
张甲洲带领着队员们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行动,攻占巴彦和东兴县城,均以胜利漂亮收尾。就在张甲洲一鼓作气准备再次行动的时候,却被上方告知一边抗日,一边解决土豪地主。这么一个错误的路线,一下子让游击队走入了绝境,他们骤然失掉了大批可以团结的力量。年,巴彦游击队走向了解散的结局。
7月,张甲洲化名进入富锦中学,代理校长一职,开始了敌后工作。他一边在学校对学生进行进步思想的传输,一边暗中收集情报。为了打入日方内部,他用3个月的时间自学了日语,并拿到了二等翻译证书。
但潜伏了4年后,身份暴露,组织鉴于他工作实在出色,在年6月的会议上,任命他为由抗联独立师改编而成的11*,*长。
是年8月28日,张甲洲在率领队伍撤出富锦县时,遇到敌*,腹部中弹,不幸牺牲。年仅30岁。假如没有牺牲的话,中国高级将领的名单上说不得便有他的一席之位,假如……。与他曾是清华同学的胡乔木,后来在信中这样描述张甲洲:他是我的领导者,对我教育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