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的立功证书。
今年9月27日,当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中韩双方交接位在韩中国人民 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时,坐在巴彦县家里的董瑞总在想,这批会不会有当年他和战友亲手埋下的36位牺牲战友的遗骸和遗物呢?他们如今都“回家”了吗?今年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董瑞作为共和国首批装甲兵,参加了 。
年9月,董瑞出生在巴彦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年, 爆发,年仅18岁的董瑞在*府号召下参*保家卫国。“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加入的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的装甲兵。”董瑞说,作为*委独立第二坦克团的一名装甲兵,在奔赴朝鲜战场前,部队组织士兵在哈尔滨市进行了训练。
炸山洞造营房,一口炒面一口雪
年10月,董瑞随部队坐卡车进入朝鲜,经过新义州、平壤,最后在“ ”附近一个叫平康的地点驻扎。董瑞回忆说,在“联合国*”的轰炸下,朝鲜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农村几乎是一片废墟。没有地方住,战士们就现打山洞。战士们先勘察地貌,选择一个隐蔽的地形,装好炸药,炸出一个洞口。清理干净后,再装一组炸药往里炸。如此反复多次,一个可供休息、隐藏的山洞才算完成。
董瑞说,不仅住得艰苦,吃得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刚到朝鲜的时候,战士们饿了只能吃小麦、糜子、青稞等做成的炒面,这种炒面相当于今天的油茶面,但口感却相去甚远。“有的时候不要说喝开水,喝口凉水都费劲。冬天,战士们都是‘一口炒面,一口雪’。”董瑞说,后来第二批战士来的时候,伙食有很大改善,有时还能吃上白面馒头。
反击战一打几个月,山被炸得都是坑
那时候,朝鲜战场的制空权几乎被敌*控制。无论白天黑夜,敌机24小时在天空中盘旋。“只要在地面发现有人员活动,不管是士兵还是普通百姓,就开始扫射,甚至扔炸弹。”董瑞说,特别是凝固汽油弹,它对坦克和汽车的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年,我方组织的那场反击战让他印象特别深刻。“我记得是年6月,上级发来命令,要组织一场规模较大的反击战。”董瑞说,*部首先派人对各团进行战前部署,不仅包括战略战术,更包括心理上的。装甲兵是协同作战的兵种,在一辆坦克中,有车长、机械长、装填手、炮手、机电员等参与作战。
作为一名坦克机电员,董瑞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与其他坦克、山上观察所及上级联系,传达上级命令。“我们在战斗的时候,不仅要跟山上观察所随时保持联系,执行指挥所发来的命令,同时也要注意我*坦克之间的协同配合。”董瑞说,通过坦克前方的观察口,要注意前后左右坦克的行*距离、炮火疏密,以达到既节省弹药又有效打击敌人的目的。
董瑞说,朝鲜地形极为复杂,道路崎岖难行,弯急坡陡,车辆的机动性能受到很大限制,增加了行*难度。
“什么困难都吓不倒我们。”董瑞说,道路被炸断就昼夜抢修。行*中,坦克车长和驾驶员常常在白天徒步侦察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傍晚再闭灯驾驶坦克前进;天快亮时开进树林或山沟伪装隐蔽、检修车辆。后来,战士们的战地经验越来越多,仗也越打越顺。
董瑞说:“我们打的都是隔山炮,就是我*和敌*之间隔着一座山,两*相隔二三里地。”董瑞记得,那次反击战打了好几个月,在那几个月里,一到晚上,两*炮火不断,甚至能照亮天空。之后,部队又转移到附近几个不知名的地点继续作战。
“后来,等战火停了,我们路过附近山路时看到,山上被炮弹炸得到处都是坑。”董瑞说,也就是在这场战役中,他的一只耳朵被震聋,以后啥也听不见了。在朝鲜战场,董瑞因为作战勇敢,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
据资料记载,从年3月至年7月, 装甲兵在朝鲜参加大小战斗次,出动坦克辆次,除配合步兵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外,击毁敌*坦克40辆,击伤34辆,击毁敌炮20门,摧毁敌地堡工事个。
“我记得我所在的团一共有多人,有36位战友牺牲在战场上。”董瑞说,由于战事紧张,不能把战友的遗体运送回国,只能把他们埋在当地。“在战地追悼会上,战友们看到亲密的战友长眠地下都哭了。”
吹拉弹唱鼓舞士气,毛主席接见永生难忘
从年10月到年7月,董瑞一直在朝鲜战场。除了行*打仗,董瑞还积极加入*队的宣传队。年轻时的董瑞是个身材魁梧、眉清目秀的小伙子。董瑞说:“我们那时候条件虽然艰苦,但斗志高,战士们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提高士气,鼓舞斗志。”因为会拉二胡,吹唢呐、长笛,董瑞在文艺宣传活动中身兼数职,不但参与演出,还自导自演各种剧目。
正是因为爱好文艺,董瑞有幸在年全*第二届文艺汇演大会上,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年,董瑞在中南海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第二次文艺汇演。演出结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参演的战士们。
提起当年的情形,董瑞很激动:“那个场面现在还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一辈子也忘不了。”董瑞说,大家激动得拼命拍巴掌,有的人手拍肿了,有的人手表拍飞了,有的人鞋掉了也不知道。几千人的现场只有一个声音:“毛主席万岁!”
在北京工作14年后,董瑞已经是正连级。但他一心想着家乡的父老乡亲,经上级批准,年回到巴彦,支援家乡建设。“现在,我什么都不缺,*和国家一直惦记着我,我很知足。”董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