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宏歌长——探寻‘三千孤儿入内蒙’中的巴彦淖尔故事”系列报道④
写在前面的话:
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讲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佳话。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重温“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佳话中的巴彦淖尔故事,对于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粮食供应缺乏,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孤儿院里,孩子口粮成了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委、*府主动请缨,将多名南方孤儿接到大草原。年,巴彦淖尔接收了80多名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孤儿。工人、农民、牧民等听到消息后,纷纷提出领养申请,把这些“国家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精心照料,留下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时光荏苒,当年的孩子如今已经年过花甲,回首过往,他们有感谢、有感动,有许多故事希望和更多人分享。
“国家的孩子”阿丽玛:
遇见阿爸和额吉是我最大的幸运
今年65岁的牧民阿丽玛,居住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巴音呼都格嘎查。初见阿丽玛,记者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几乎不会说汉语的蒙古族妇女,60多年前竟是一个满口上海话的南方小姑娘。“具体的事情忘记了,依稀记得当时孤儿院负责照看我的阿姨说,要带我去另一个地方,这一走就是一整天,直到晚上才到达。”阿丽玛回忆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千多名南方孤儿被接到了内蒙古。阿丽玛就是其中一个。面对记者,阿丽玛再度打开尘封的记忆。额吉对阿丽玛“一见钟情”
“额吉跟我说,旗卫生院接收到我们这批孤儿后,将男孩和女孩分开安排在两间屋子里,有前来领养孩子的牧民,首先领到安置女孩的屋里,等女孩全都领养出去后才能领养男孩。”就是在这样特别的缘分下,阿丽玛与额吉第一次相见。也许是因为害怕,2岁半的阿丽玛乖巧安静,让人由不住心生怜悯,本打算抱养男孩的额吉,却一眼看上了这个不哭不闹的小女孩。当时马是草原上最快最方便的交通工具,额吉担心来自南方的阿丽玛害怕马,把她背起后用绳子将二人紧紧捆在一起,骑着马又走了一整天,才回到牧区的家。两天路途的奔波,加上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让年幼的阿丽玛很不适应。“听我的额吉说,刚到这里时我满口上海话,嘴里不住地哭喊着‘阿姨,阿姨,我要阿姨’。”阿丽玛回忆,她刚到牧区的家时哭闹不止,脑海里全都是与她朝夕相处的孤儿院阿姨。但不论她怎么哭闹,阿爸和额吉从未有一点不耐烦,将她抱在怀里,拿出糖果和食物哄着她。“当年我来到家里时,父母抱养的第一个女孩——我的姐姐陶格陶玛——已经12岁了,我来后一年,父母又领养了大我4岁的哥哥恩和纳森,每当父母外出放牧时,我们兄妹三人总是一起玩耍一起干活,所以长大后我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阿丽玛说。阿丽玛和她的养父
家人给了阿丽玛无微不至的爱
因为语言、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大不相同,阿丽玛很长时间无法与家人正常交流,直到5岁左右才学会蒙古语,她的身体也一直无法适应草原的气候,经常感冒咳嗽。因为从小体弱多病,阿丽玛在家里备受关爱,父母从不让她干活儿,家里的活儿总是被哥哥姐姐分担。阿丽玛10岁时,虽然经常生病,但父母仍坚持将她送到学校读书,希望她能识字学习文化,长大以后走出草原。
养母(中)、阿丽玛(右一)和她的女儿(左一)合影
12岁那年,一场严重的中风让阿丽玛彻底告别了学校。“当年为了给我看病,阿爸向亲戚朋友借了五六千元,两个多月寸步不离守护在我身边。”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阿丽玛的身体虽然逐步恢复了健康,但却因脑部受损再也无法上学,只能帮家里干些轻活儿。
年,父母不放心阿丽玛远嫁,便托人给她介绍了到本地投靠亲戚的外地人朝鲁,结婚后一家人一直生活在一起,日子过的安稳而又幸福。
阿丽玛和他的丈夫合照
年,阿爸因胃癌住院,当时阿丽玛的女儿出生不久,加上牧区交通不便,阿丽玛没能见上阿爸最后一面,这也成为她这么多年来最大的遗憾。“从小阿爸一直很疼爱我,我胆子很小,遇到陌生人总是躲在阿爸身后。阿爸每次放牧回来总会给我带些吃的,后来我有了女儿,他像小时候疼爱我一样疼爱我的女儿,阿爸去世几个月后,女儿还一直在念叨那嘎阿布(姥爷)。”谈到阿爸,阿丽玛几度哽咽,眼泪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年,牧区实行草场承包经营后,额吉与姐姐搬到另一个苏木生活,阿丽玛干完家里的活儿,就经常到姐姐家探望额吉。年额吉病重,阿丽玛索性搬到姐姐家照顾额吉。两个月后,额吉在阿丽玛的怀里离世,临终前嘱咐他们兄弟姐妹三人一定要相互团结,好好生活。年,阿丽玛的姐姐因病去世,当时生活并不富裕的她拿出一万元给了外甥。在阿丽玛心里,他们早已成为骨肉相连、牵挂一生的亲人。阿爸、额吉和乌拉特草原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如今,阿丽玛已经年过花甲,在乌拉特草原上生活了60多年的她深深地爱上这片土地。阿丽玛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幸运。“我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到了我的阿爸和额吉。”阿丽玛和丈夫朝鲁有3个子女,外孙和孙子经常围绕在她身边,她觉得日子很幸福,幼年时候的颠沛流离,早已被家人的爱抹平。
阿丽玛家的全家照
阿丽玛在喂羊
“我的阿爸和额吉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他们也许我根本活不下来,是他们和乌拉特草原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对这片广阔的大草原,阿丽玛也有着说不完的依恋。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文字: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艾彦
图片:杨晓*
视频拍摄:其乐格尔
视频剪辑:嘎拉泰
编辑:乔鸿校对:陈龙贺诗宇
监审:常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