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扶贫故事刘印利播洒爱心
TUhjnbcbe - 2021/2/4 12:08:00
刘印利,56岁,兴隆镇龙兴物流有限公司*支部书记、总经理、工会主席。我和其他帮扶干部的情况不一样,我有我的优势。我是一名企业家,通过打拼,逐步有了一定的实力,具备了回报社会的能力。而且,被我帮助的不光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还有特困户、五保户、学生、病人等等。感谢各级组织给了我很多荣誉,但那不是我的目标,我目标是尽我所能让更多的人摆脱贫穷。一、用数字说话渡人过河,要有船的本领;送人越谷,要有桥的实力。从年开始自主创业,先是创建了兴隆“飞达”饲料有限公司,同时建立了*支部和工会。此后连续8年在春节期间看望特困户、五保户和60岁以上的老人累计有多人,送去的慰问金和捐赠的物品累计折合人民币达10多万元。我一手创业兴企服务社会,一手回馈人民播洒爱心。年我又创建了龙兴物流有限公司,为40多名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接下来我又创立了一些企业,前前后后20多年来,周边乡镇劳动力在我公司就业余人,使很多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得到实惠。最近几年,我又开始关爱学生、关爱贫民、关爱重大疾病患者,因为他们是特别需要社会救助的不幸者。在年妇联举行的春蕾助学活动中,我主动捐赠0元助学金。兴隆镇中心学校有一名叫王可新的小朋友,患白血病。学校老师和学生都为她捐款。我知道了这件事,就驱车来到兴隆镇兴乐村,找到王可新家,我一次捐出了元钱。我不光捐款,还捐赠过一些物品。比如说年5月,我为黑山镇肝病患者佟广超捐赠价值元的肝病药。我公司有很多职工的生活都比较困难,其中还有一些残疾人。他们的生活问题时刻牵动着我的心。每到逢年过节,我都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和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和节日用品。通过我的精心扶持,我公司10名特困职工实现了全部脱贫。二、改变了思路要说现在*的扶贫*策实在好,把贫困户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这也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就是说,扶贫不光是给钱给物,还可以给技术,给动力,给温暖,给方案,帮就业,帮做事,帮思想……一句话说到底,就是更合乎情理了,更考虑长远了,更加精准有效了。你像年4月,我从朋友那里听说,黑山镇富山村王奎屯有位贫困户,身患残疾,没有技术,居无住所,家里生活极其困难,陷入困境。这也太苦了!朋友讲的时候,他自己眼圈都湿润了。我也听得心里很不好受。回到家里,寝食不安,什么也干不下去了。还是妻子了解我,打趣地问:“是不是又遇到贫困户了?是不是穷得让你心里放不下了?”我点点头。“那就拿出你嘁哩喀喳的作风来,帮助人家呗!”我长吁了一口气:“我肯定会这么做。只不过现在心里难受。”次日,我带领企业员工到他家里搞调查,搞研究,最后确定了一个安居乐业、两全齐美的帮扶方案:盖房+就业。为了盖房,我带领职工积极奔走,多方联系,最终筹措资金4万余元。然后,我张张罗罗地,找车找人,买建材,拉沙石,又招来建筑队,轰轰烈烈地帮助姜兴伍建起砖铁结构住房一座。新房入住之后,我又将其招为企业员工,经过专业培训,让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有房可住,有业可从,姜兴伍生活得到了保障。新的生活让姜兴伍的脸上挂着笑容。这笑容,终于消除了我的一块心病。有一天,姜兴伍下班后没有立刻回家,唯唯诺诺地走进了我办公室,有事要说,欲言又止。是啊,张口求人,谁又能理直气壮呢?“姜工,咱们处得像亲戚似的,有什么事你直说。你知道我不喜欢婆婆妈妈、绕来绕去。”他这才说:“我不知道该不该说,不是我的事,本来你帮助我都给你添了不少麻烦,本来就不应该再麻烦你了。可是,我们村的韩希文家,生活非常困难,主要是没有生活来源,就是种地都没有资金。如果可能的话,你帮帮他。他比我强,身体好,会种地,就是缺少农机具……”“别说了。你就告诉他,我会帮助他。”我拍拍姜兴伍的肩,“你放心,回家吧。”几天后,我自己出资元为韩希文家买了一台玉米播种机。这台播种机不仅可以自家用,省下牛具钱,还可以被别人雇用,再赚钱。韩希文如获至宝,生活充满了信心,种地鼓足了干劲。几年下来,他家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生活条件有所好转。韩希文这一成功案例,让我看到了给设备、给技术的良好成效,看到了扶志和扶智的美好愿景,让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了“为贫困户谋划产业”的新思路。兴隆镇庆隆村的贫困户罗富是我的帮扶对象。年4月我经过多次走访调查,了解到罗富有做豆腐的手艺,我就为他策划了一个不但可以脱贫而且可以致富的产业链:做豆腐加养猪。我告诉他,一定要靠自己的劳动改变生活,只有这样才是长久之计。在我再三鼓励下,他同意重操旧业,为以后的生活努力打拼。我非常高兴,找来师傅帮助他维修了废旧的生产豆腐机器,又出资元给罗富购买了*豆、燃煤,还为他买了一头母猪。村民到他家捡豆腐,会开玩笑说,是财神爷帮他找到了一条发家的新路。哈哈,我可不是财神爷。我只是在帮扶工作中,做了一些实事,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从年至今,我连续三届县人大代表,连续两年市优秀*员、连续两年县劳模。这些荣誉见证了过往,也带来了更大的责任。


  张志晨,年生人,教师,文学爱好者。著有小学德育补充教材《校园新童谣》,法制小说集《第一官司》。在《黑龙江教育》发表论文1篇、《新青年》发表散文1篇、《家教导报》发表育儿经验7篇、《巴彦文苑》发表儿童小说7篇、《少年文学报》获奖童话1篇、《教育探索》报道1篇、编写《巴彦县教育志》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部分和“谦基”丛书之《童谣卷》、《得权小学校歌》编词。另有诗、词、卷首语等散见于书刊,不计。 

我的作品:

张志晨:给年轻家长

王晓宇:帮你过上想要的生活张志晨:一生只爱刻画张志晨:“5”字形山路王宪印:校长爸爸张志晨:匠与师张志晨:正义歌张志晨:扶贫记

张志晨:楹联6副

责任编辑:曹春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扶贫故事刘印利播洒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