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巴彦淖尔市构建起绿色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
TUhjnbcbe - 2025/2/28 17:26:00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20106/10163779.html

河套米粮川

巍巍阴山,见证着几字湾的沧桑巨变;滔滔黄河,聆听着新时代的发展强音。

“天赋河套”金字招牌声名鹊起,换来万亩平畴沃野粮丰畜壮、瓜香果甜;乌梁素海综合治理统筹推进,辐射带动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和谐共生;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业转型不断升级,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已具雏形……

5年来,巴彦淖尔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力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蒙开放先行区、美好生活共享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初步构建起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凝心聚力,决战决胜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巴彦淖尔市通过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等符合当地特色的政策体系,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截至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已全部脱贫,5个区贫旗县全部摘帽,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全市高标准规划建设多个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扶贫产业示范园,推广“自主经营”“合作帮扶”“托管代养”“入股分红”等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努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乌梁素海

统筹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巴彦淖尔市积极争取并实施了总投资56.78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在流域上游乌兰布和沙漠,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与以色列合作建设沙漠综合治理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城镇和工业园区,实施点源污水“零入海”工程,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到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全收集、全处理;在河套灌区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大行动,引导企业和农民绿色生产,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乌梁素海湖区,开展内源治理,实施生态补水、入海前湿地净化、网格水道、芦苇加工转化等工程,促进水体循环;在湖区周边,全面开展乌拉山生态修复和乌拉特草原自然修复。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乌梁素海水质整体达到五类,局部达到四类,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现代化蔬菜温室大棚

品牌引领,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巴彦淖尔市加快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全面打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构建打造地域特色鲜明、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形成粮油、乳肉绒、果蔬、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两年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的12家企业53款产品实现溢价25%以上,带动全市农畜产品整体溢价10%以上,促进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六大产业共有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近家,年销售收入近亿元,带动全市20万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农牧民人均年产业化收入0元。

草原风电基地

蓄势聚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巴彦淖尔市优化产业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河套平原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电商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坚决不引进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切实守护好河套平原这块净土。同时推动矿山、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引进扶持了中粮、首农、圣牧高科、中核龙腾光热、神华国能风电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石墨烯、新能源、大数据、云计算、文化旅游等项目引进建设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初步构建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甘其毛都口岸

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巴彦淖尔市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巴事快办”平台启动运行。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全区排名第一,获评“年浙商最佳投资城市”。企业开办时限在全区率先压缩到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个工作日以内。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通了中欧农产品班列,自治区中西部第一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甘其毛都口岸通关能力进一步增强,年进出口货运量突破2万吨,海关税收35亿元,创历史新高,开发开放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表扬。据乌拉特海关统计,“十三五”以来,巴彦淖尔市累计出口农畜产品余万吨,贸易值近亿元。

社保服务方便快捷

民生优先,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巴彦淖尔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坚持每年将70%以上的财力投向民生,千方百计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66.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控制在4%以内。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校舍建设和设备采购、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通铺”等问题在全区率先全部完工,建成覆盖城乡中小学校的“同频互动课堂”,被推选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在全区率先建成市域“半小时急救圈”空地一体化救援体系,组建了医疗集团、托管型等4种形式的医联体12个,成立签约医疗服务团队个……一项项惠民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传递出令人温暖的力量。

来源:内蒙古日报

记者:韩继旺

编辑:徐嫣璐

校对:韩宇屈宇浩

审核:屈强

点分享

点点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彦淖尔市构建起绿色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