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打造村集体经济实体丨立功村丰收的大
TUhjnbcbe - 2025/1/21 17:0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立功村的大豆熟了!

丰实的豆荚在风中摇曳,

饱满的豆粒饱涨浑圆。

在村民眼中,这一粒粒豆子,

已不在是简单的原粮,

而是汩汩流淌的

笨榨豆油和日益鼓起的腰包。

巴彦县地理环境是“东高西低,北岗南平”,天增镇地处全县东北,天增镇立功村的耕地几乎全是岗地。深翻45厘米,就会露出沙土,庄稼扎不下根,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该村一直是贫困村。

“种豆村”摸着了致富路

丰收时节,站在立功村的乡村公路上,放眼望去,满眼都是金黄的豆地。退回到五年前,谁也想不到立功村会成为“种豆村”,村民会靠种大豆致富。如今提起种豆,村民们都很骄傲,不过最乐的要属“驻村第一书记”史俊煜。

巴彦县天增镇立功村,有15个自然屯、户人口。前几年撤镇并村,三个村并为一个村,形成了这么一个大村。村子大,地也多,可就是不打粮。多年来,几届村干部想了无数办法,就是没招。

年,哈尔滨市商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了立功村,队长史俊煜带领队员们对全村进行了全面考察。种玉米高粱不行,种相对矮棵的杂粮谷物能不能行?种黏玉米可不可以?青棒就能收。为此,驻村工作队请来了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给“把脉”,专家肯定地说,不行。

史俊煜没有灰心,继续寻找出路,他发现山坡上的大豆长势还算不错,只不过大豆的产量和原粮价格没法跟玉米比,尽管政府有补贴,实际种植面积并不大,全村不足亩。史俊煜想,卖原粮吃亏,能不能从加工上突破。很快,建一个笨榨油坊的方案拿了出来,村两委一致通过。

五年大豆种植面积增6倍

年,驻村工作队出面将村里的11个合作社整合到一起,形成合作联社专门种大豆,当年大豆种植面积翻了一番还有余,达到亩,年大豆种植面积1.2万亩,今年种了2.2万亩。

巴彦大豆是地理标志农产品,县境内耕地22.67万公顷划定为巴彦大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保护范围,立功村就在这个范围内。种大豆发展加工的想法,吻合了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战略。史俊煜骄傲地说,全县共有耕地.4万亩,大豆面积为70万亩,种植比20%,立功村已达60%,大豆成了立功村的“一村一品”。

为加工大豆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村里利用国投扶贫项目资金万元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万元,建起了一座标准化加工的笨榨油厂,一次加工就能吃掉吨大豆。指着四座不锈钢油篓,史俊煜说:“四个罐全满了,总共有17吨。”除了豆油,油厂的豆饼更畅销,因为追求品质,立功村的油厂采取冷榨传统工艺,出油率低,更多的营养都留在了豆饼中。当地的养牛户排着队来买豆饼当饲料,别看油装满罐了,豆饼一块都没剩下。

村级电商搭建“输油管道”

眼下,卖油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全村54户贫困户人的年底分红,都囤在油篓里。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员的朋友圈每天都发卖油的消息,熟人、朋友、企业、食堂都属于推介范围,线上线下共同努力,前年卖了50吨豆油,去年基本持平。

“油的品质没得说,SC认证标识也都齐全,只是冷榨工艺出油率低,10元一斤都卖不动。”为此,史俊煜也很发愁,光靠熟人销售销量毕竟有限,产品也走不远。

今年村里腾出一间办公室,建起了村级电商服务中心,链接到全县的电商平台“巴彦苏苏”上,搭建起了一条“输油管道”。销售员韩秀兰是本村村民,中学毕业后一直待业,现在她的工作是每天接单、理货、发货,平均每天都要接单发货几十件,上海、杭州、广州的都有,通过电商这条“输油管道”,村里的笨榨豆油卖到了全国。

除了卖豆油,韩秀兰还通过村电商服务中心卖“小园辣椒酱”,这是油厂扩大经营品类,新增的一个产品。红辣椒就产自于各家各户的小菜园,炒制的豆油和酱都来自村民自己种的巴彦大豆。十一长假,韩秀兰更忙碌了,很多老顾客等着她发的村货分享给亲友尝鲜儿。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罗彦坤文/摄/视频拍摄

编辑:马云鹏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造村集体经济实体丨立功村丰收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