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喜迎二十大哈尔滨这十年系列报道之二
TUhjnbcbe - 2024/12/29 19:13:00

金秋九月,喜看稻菽千重浪,冰城沃野丰收忙,一幅幅怡人的秋收盛景扑面而来。“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这碗饭”的五分之一出自哈尔滨。今年全市落实粮食种植计划.1万亩,大豆播种面积达到.8万亩,超额完成省定计划目标,“十九连丰”实现在即,再交粮丰农稳的“金色”答卷,彰显“压舱石”哈尔滨非凡十年的“非凡贡献”。

农为邦本,民为国基。中共十八大以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聚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如今,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中,哈尔滨正在奏响一曲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四大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业宜居的新乐章,凝神聚力打造“现代农业之都”。

文/付彦华张晓磊

万顷“粮”田收获金秋李建波摄

现代农业丰产蓄能硕果累累

十载耕耘自建功。从年到年这十年间,哈尔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8亿元,年以绝对量亿元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实现了翻一番的历史性跨越。

记者从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这十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亿斤以上,占全省的16.3%;生猪产能稳定在万头以上;肉蛋奶产量始终保持在万吨以上,供给充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家,产值突破千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4.5%;“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到.27亿元,连续7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这十年,哈尔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任务。全面建立“4+2”六级田长责任体系,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万亩,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有效保护黑土耕地“大熊猫”。

一连串耀眼的成果和数据,勾勒出中共十八大以来哈尔滨市农业发展的不断突破:粮食连年大丰收、冰城农产品品牌享誉全国、黑土地保护取得新成效、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新提升、深化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人居环境呈现新变化。

这十年,是哈尔滨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色十年,也是农业成果收获满仓的十年。时光流转,哈尔滨“四大农业”发展的“金种子”在辽阔肥沃的黑土地上开花结果。

游客“打卡”位于哈市道里区的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计世伟摄

脱贫攻坚“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一户户脱贫家庭命运改变,一个个脱贫山乡沧桑巨变,一个个乡村绘就振兴画卷……中共十八大以来,哈尔滨坚持把全面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全市脱贫攻坚和巩固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交出了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答卷。

哈尔滨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十年,哈尔滨市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现了户、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困扰农民群众出行难、喝水难、用电难、通讯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系列难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由脱贫攻坚前的元,提高到年的元,年均增长27.8%,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涌现出延寿县东安村“两队八岗”党建式扶贫、巴彦县立功村“产业加电商”造血式扶贫等一系列基层先进典型;奋力推进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振兴奠定了扎实基础。

该相关负责人表示,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会城市、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哈尔滨篇章,为全省减贫事业贡献了哈尔滨力量、哈尔样本。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生产线

农村精神文明之花常开常艳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这十年,哈尔滨市坚持抓住价值引领这个根本,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突出为民利民惠民导向,着力谋创新、求突破、提质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十年,哈尔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采取符合农村特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运用“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语言,讲述群众身边故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

据统计,目前,全市评选“星级文明户”9.5万余户、市级以上最美家庭户、市级以上各类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人,形成群星璀璨的冰城榜样矩阵。同时,培育形成了“放歌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活动品牌;培育了一批乡村文化能人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推动文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文化真正产生效益。

哈市方正县方正镇八名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架起基层党建“强支点”乡村振兴气象万千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哈尔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统筹谋划、全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彰显。

哈尔滨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哈尔滨在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亮点纷呈,压实政治责任,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筑牢战斗堡垒,建强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选优配强队伍,引领保障高质量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下一步,哈尔滨将探索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大力实施“文明实践提升工程”“主流价值引领工程”“移风易俗推广工程”“百村千户示范工程”,促进全市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踔厉奋发,勇毅笃行。未来5年,哈尔滨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实际,坚定“四个农业”主攻方向,锚定打造“现代农业之都”新目标,全力推动“三农”重点任务落实,巨幅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在冰城大地徐徐铺开。

1
查看完整版本: 喜迎二十大哈尔滨这十年系列报道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