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来源:/10/04
虽然他们不是医护人员,但他们却离病毒最近,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他们就是——哈尔市急救中心的急救人。
9月21日,面对突入其来的疫情,哈尔滨市急救中心迅速反应,成立应急转运组巴彦小分队,14名应急小分队的队员开着14台负压救护车陆续集结巴彦县,还未来得及休整,队员们开始了昼夜不停地转运工作……
长途转运形成不成文的规定——禁水禁食
由于巴彦小分队承担的长途转运工作,常常要将人员从巴彦县的兴隆镇转运到哈尔滨,往返近余公里的路程,每次转运后需要进行彻底的消杀工作,每一次往返都需要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每一次长途转运,队员都不可以下车,为了避免中途上厕所,队员们都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禁水禁食’。有时遇上雾天、雨天,队员们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能见度相对较低,为了保证转运人员的安全,路上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巴彦小分队的队员方大勇说。
尿不湿是队员们的必备品,虽然禁水禁食,队员们都做足功课“以防万一”。
24小时随时待命
在巴彦有一支应急转运队伍,在哈市也有一支由6人组成的应急转运专班小组。应急转运专班小组承担着日韩专班隔离人员、哈市阳性患者的转运任务。不久前,佟鹰翔的妻子脚踝骨骨折,刚刚手术还在恢复期,佟鹰翔依然冲上防控第一线,承担了应急转运专班小组长的工作。9月22日这一天,转运任务多,佟鹰翔一天一夜只吃了一顿饭,睡觉不足4个小时。从9月22日至今,6名队员以单位为家,随时待命。截止目前,共执行转运任务已超过百余次。
应急小组的队员们是24小时待命,只要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就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开始转运任务。“有时刚刚躺下,有时正在吃饭,可是无论在做什么,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开始转运任务。”应急转运组巴彦小分队队长商洪喆表示,“虽然转运任务辛苦而艰巨,可是应急转运组的队员们为市民安全转运时刻准备着。”
作者:杨艳编辑:邹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