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市巴彦县,有一家以饲养驴、马、牛为主的大型养殖企业——巴彦县*家养殖有限公司,54岁的*跃彬是公司的创办人。多年来,患有脑梗后遗症的他凭着诚信和热情,将多家驴马肉餐饮企业开到了巴彦县、木兰县、佳木斯等地,并带动和帮扶了许多残疾人和他一起创业就业,共同发展。
成立于年3月的巴彦县*家养殖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江畔小镇———巴彦港镇境内,距巴彦县城10公里,年存栏驴、马、牛等大牲畜头。公司董事长*跃彬是土生土长的巴彦县巴彦港镇沿江村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人口又多,上到高中的*跃彬就辍学了,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17岁的他选择了外出打工,干过农活、拉过三轮,当过力工,也卖过建材,年,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他筹集了0元钱,尝试着在县广播局楼下开了一家小驴肉馆,由于为人勤快厚道,又讲信誉,*跃彬的生意做的越来越红火,后来又成立了多家分店,并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家养殖有限公司。
自己富裕后,*跃彬并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始终热心于公益事业。虽然平时生意忙,又住在县城,但他还是会经常买一些生活用品、米、面、油等回村去看望孤寡老人,无偿资助本村考上的大学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跃彬因脑梗留下了后遗症,成为了一名残疾人。但不服输的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通过康复训练,他的身体越来越好,事业也在他的努力打拼下不断发展。残疾以后,他体会到了残疾人的辛酸与艰难,得知老家也有很多人因残致贫后,他总想要做点什么,帮帮大家。
年,*跃彬找到镇*委书记和沿江村*支部书记,想通过自己的企业,大力发展牛马驴养殖产业,通过自愿入股、自愿出资的形式,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户加入公司,以培训养殖、餐饮技能为主,年末按股分红,他还承诺无钱出的农户年末也有至少户均元的分红。这一举动得到了镇村领导的高度赞扬,县残联理事长得知此事后,大力支持,并将*家养殖有限公司设定为残疾人培训基地,在公司门口树立了宣传牌,积极帮助协调解决聘请教师、书籍、设备、场地等相关事项。
通过企业和镇村协调,*家残疾人养殖合作社年纳入了贫困人口37人,其中残疾贫困户1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人,低保户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底每人分红现金元,其余28人每人分红元。此后每年的分红都在不断增加。
*跃彬认为,与其一直对残疾人进行帮扶,不如让他们自己创业,拥有技术在身,未来*跃彬还会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帮大家一起实现致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