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问题白癜风的问题不再担心怜悯的目光——一个贫困生高考后的心路历程
陈玉
8月17日,大学新生杨行带着自己的行李满怀希望地踏上了火车,尽管身上的钱并不太够。这个在两个多月前还不愿提起自己单亲家庭的高个子男生,终于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过程,不再担心别人怜悯的目光,在打工中、在观察思考中,才了解到什么是生活。
隐瞒丧父的过去
在杨行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患病去世了。对他的许多同学来说,高考结束之后知道的一个重要 “新闻”,竟然是他的如此身世。杨行的老师们有些“埋怨”他,如果早把这个情况告诉学校,就能多少领到些补助。杨行的隐瞒显然是有意的,从上高中起他就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没有父亲。“我害怕别人用怜悯的眼光看我,我不想别人同情我。”杨行说。
小时候,他也问妈妈要过爸爸,但妈妈没法回答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了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没有爸爸。”杨行说,他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父亲的印象。上小学和初中,杨行都是学校照顾的对象,上高中时他主动改变了这种状况,但他说“没有父亲还是感到有些自卑”。
杨行的高考成绩646分,被上海交大数学系录取。杨行的“秘密”直到高考前才被班主任老师获知,而高考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仍然在尽力隐瞒着,为了不让人们知道他没有父亲,他甚至拒绝了一家媒体的采访要求。
妈妈不再“伪装”
杨行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上了火车。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中说,到了学校后交580元可以直接领取被褥,为了省下这笔钱,他选择自带被褥。“以前学习紧张,在家待的时间少,这两个月在家我才发现妈妈原来把钱看得这么重。”杨行说。
杨行的妈妈叶女士今年47岁,她在商场做保洁,每个月有900元的收入。“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钱很重要。”叶女士说,“他每次回家,走的时候肯定要带钱,家里没钱我心里着急,但不敢表现出来,怕影响他。”
高考完了,叶女士也不再在儿子面前“伪装”了,她开始按平时节俭的习惯要求儿子。“妈妈千方百计省钱,我以前从没想到过。”杨行说,这时他才理解妈妈供他上学真不容易。
于是,这个暑假杨行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打工上,他先做了一段时间的家教,又到河堤上的餐馆里打工。当拿到1000多块的工资后,他把这个钱交到了母亲手中。
规划大学生活
在亲戚们的眼中,杨行突然长大了。“他们没想到过去这个不起眼的孩子现在长的这么高了。”叶女士说,本来她不准备办升学宴,但是亲戚们都不答应。在杨行高考前,叶女士紧张得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如今她觉得自己家里终于有了希望。
杨行觉得高考证明了自己,而打工让他对社会有了一些了解。“现在我的心智比以前更加成熟了吧,就算到了大学也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家庭情况了。”杨行说。
在暑假打工的间隙,杨行在络上找到了一个上海交大的新生交流群,提前了解大学生活。对未来的大学生活,他已经做过了规划,“我准备将来考研,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所以从大一开始就按这个目标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