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的号怎么挂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22482.html每逢过年,中国传统习俗各地都有包饺子、吃饺子的习惯,特别是农历三十晚上的年夜饭,饺子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尽管各地风俗不一样,东西南北饮食习惯不同,但过年吃饺子,是每个中国人味蕾深处的记忆。饺子,有团圆福禄、吉祥如意之意。过年吃饺子,更是一家人团圆、亲情相聚不可少的仪式。特别是我的老家东北,人们对饺子更是情有独钟。
我的老家在黑龙江省巴彦县,我在那里出生成长到18岁,自当兵离开家乡留在外地工作,一转眼三十多年了。远离的故乡,成为我永久的思念。每到过年,对远方的老家牵挂更深——牵挂家乡的亲朋,更放不下对父母的挂念。常年在外工作,不能年年回家过年。但老家过年时的那些民俗,多年养成的饮食习惯,在我的身上始终没有变。对老家过年的记忆,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长,在我的骨子里愈发清晰、扎下根来。
在我的老家,进入腊月,年味就渐浓了。农闲的人们开始忙活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张罗着备年货。在东北,有过年杀年猪、蒸豆包、包冻饺子的习俗,这种习俗给儿时的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这种记忆里最特别的是包冻饺子,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找一些帮手,大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唠家常,有说有笑,气氛非常热闹融洽。邻里之间,你帮我、我帮你,每家都要包上足够吃一个冬天的冻饺子,包好后将饺子储存在仓房的缸里,随吃随煮,很是方便。这种包冻饺子的习俗,在我的老家一直延续到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过去找人包饺子的时代过去了,改为机器来包了,虽说现在没有过去一家一户包饺子的热闹场景,但包冻饺子的传统习俗始终传承,味道也一直如初。
老家的冻饺子,多以酸菜馅的为主。这种口味的饺子,我尤其爱吃,每每在外地工作回到老家,母亲都会为我亲手包上一盘酸菜馅水饺。或许是因为从小吃惯口味的缘故,我对老家酸菜馅水饺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每年到了年根的时候,家里的老爸老妈都要忙活一阵子,为我包好最爱吃的酸菜冻饺子,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从千里之外的黑龙江老家,给我们捎来过年,而每当吃上酸菜馅冻饺子,这年也就临近了。这种惯例从我在外地工作成了家之后,就一直延续没间断过。虽然有时因工作忙,常常不能回老家过年,但只要能吃上妈妈包上的冻饺子,心里就有一种特别的温暖,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饺子的味道,就是母爱的味道。每年的冻饺子,承载着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与思念。这种感觉,是我们成了家之后,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人之父母后,才理解尤深。“儿行千里母担忧。”故乡有老家,有我们爱吃的酸菜馅饺子,有我们牵挂的父母。而对我们来说,远行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又有了一份对女儿的牵挂。
今年的春节是个特别的年份,因为疫情要留在当地过年,原本计划的回老家不能成行了,父母包好的冻饺子也捎不过来了,在外地工作的女儿,也要留在当地过年。一家人三地过年,虽不能团聚,但疫情防控,每个人都要有这份家国情怀,每个人都了不起。
每个想家的人,心里都有一首诗。今年虽然家人不能在一起团聚,也吃不上老家酸菜馅的冻饺子,但年的味道是浓的,亲情是依旧的,年夜饭团圆的饺子是少不了的,饺子也会别有一番风味。
年临近了。很快,冬去春会来,万家灯火会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