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越落后的地方官本位越浓 [复制链接]

1#

到苏南一座城市讲课,与当地官员交流,虽然这些官员在当地应该都算是“不小的官”,可从他们身上看不出什么“官样儿”,没有官腔官威,没有前呼后拥。谈到这个问题,他们自己也说,整天各种忙各种累,自己也没啥“当官的感觉”。一个朋友谈到,好像越是欠发达的地区,官本位似乎越浓,当官也越有感觉。屁大的官都威风得不得了,细微的眼色脸色都有人揣磨迎合。领导肩膀耸一下抖一下,立刻就会下级体贴地接过大衣。一个从苏北调到苏南任职的官员开玩笑说:现在一点感觉都没有了,以前抖一下就有人接大衣,现在抖多少下都没用。

细想一下,越是不发达,官本位越是浓,这还真是个问题。随手一则新闻就是佐证。

有报道说,地处苏北的宿迁一位网友在发帖称,宿迁湖滨新城管委会花巨资购买了一艘豪华游艇专供官员游玩。网帖透露,“购买该游艇花费万;游艇内部装修花费多万;该游艇专供官员游玩享乐。”八项规定之下,又是“豪华游艇”,又是“专供官员”,又是在欠发达的地区,自然引发舆论风暴。虽然当地回应称“游艇系私人公司购买”,但众多疑点无法平息公众怀疑。

来看这条新闻,虽然官方否认了,真实性有待调查,但人们之所以本能地相信,是因为这类来自欠发达地区的负面新闻实在太多了。盘点一下我们的新闻记忆,会发现很多关于地方*府购买豪华超标轿车、地方官员修建豪华办公楼、地方耗巨资建官员别墅之类的负面新闻,都发生在欠发达地区。还有很多关于公款吃喝、公费出游的曝光,多不是发生在经济很发达的地方。还有常曝出雷人雷语、粗暴对待舆论监督的地方,经济发展也不是太好。很多败家子的行为,前面都有“贫困县”的标签。这些新闻印象,强化着公众“地方越落后负面新闻就越多”的刻板印象,所以一看到“豪华游艇专供官员”这种符合其新闻想像的信息就先入为主地信了。

这些新闻镜像中,也能看到“越是落后,官本位就越浓”的影子。因为无论是豪车,还是豪华办公楼,还是别墅和雷人雷语,官腔官威都是官本位的体现。巧的是,11日有媒体报道了“很多地方存在再穷不能穷干部现象”,曝光黑龙江省巴彦县人民法院院长刘玉海购置并驾驶一辆价值75万元的豪车,而巴彦县是哈尔滨市下辖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国家行*学院任竹立家教授表示,自己曾实地前往多个贫困地区调研,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再穷不能穷干部”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相对偏远、欠发达地区。

为什么越是落后的地方,官本位越浓呢?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首先是这些落后的地区往往地处偏远,缺乏足够多的外界监督。监督的力量少了,公权力肆无忌惮,那种自上而下逞官威摆官谱儿就顺理成章了。有两个现象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