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哈尔滨市司法局打响司法行政ldquo [复制链接]

1#
哈尔滨市司法局打响司法行*“三大攻坚战”

年初以来,哈尔滨市司法局坚持落实全省司法行*会议及市委*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住重点、补齐短板、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总基调,聚焦聚力在全省司法行*系统当排头、作表率、创一流的目标定位,开创“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全面打响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基层司法所建设“三大攻坚战”。

1精心谋划搞好顶层设计

坚持设计先行,用更新理念筹划攻坚任务。3月12日上午,市司法局召开全市司法行*工作会议,吴勇局长在会议上部署了“三大攻坚战”任务。下午又以转身抓落实的姿态,召开了全市人民调解暨司法所建设专题推进会,吴勇局长亲自主持会议,逐一听取各区、县(市)汇报,边听边答疑解惑、研究制定对策。会议“敲钟问响”,明确了区县(市)司法局是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

为加强工作指导,我局印发了《哈尔滨市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方案》、《关于贯彻落实〈全省“迎国庆促稳定”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哈尔滨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年全市司法行*基层工作要点的通知》、《哈尔滨市司法局开展深入基层督导调研重点工作百日攻坚活动实施方案》、《哈尔滨市人民调解“七进”实施方案》等5份指导性文件,有效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为切实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深化落实,特别是推动“三大攻坚战”任务落地落实落靠。4月9日,市司法局组精心筹划,成立了由领导班子成员任组长的七个工作专班,分片包干、大下基层,全力以赴促推进、抓落实,体现了不达目标决不收兵的信心和决心。

2精准发力破解困难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实举措破解短板瓶颈。在全市人民调解暨司法所建设专题推进会后,市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梳理总结出各区、县(市)在三大攻坚战任务中存在的三大类18个突出问题。4月11日,七个工作专班带着问题展开了调研指导工作。

各工作专班到区、县(市)一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所、信访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场所进行了实地踏查,对照建设标准和问题清单逐一核实。在座谈交上,与各层次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困难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指明了下步努力方向。会后带队的局领导与区、县(市)的主要领导进行了沟通,就制约司法行*工作开展的主要矛盾、瓶颈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形成了对策共识。

在全市司法行*机关的共同努力下,“三大攻坚战”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个人人民调解室按标准建成个,覆盖率达到%;全市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名,配备率达到81%。各区、县(市)今年计划为司法所招录*法专项编制人员31名,目前已为司法所补充工作人员59名,全市三人以上司法所达到92个。乡镇司法所长副(正)科级职级已落实5人,另有12人下步有望得到解决。全市共建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9个,中心所有窗口服务均实现了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工程

坚持工匠精神,靠更高标准打造品牌工程。全市精品、良品工程不断树立,创新方法、亮点工作持续涌现。

注重树立本地人民调解品牌。宾县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武国忠为代表的3名调解员主动申请设立了个人调解室。平房区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人民调解,聘请了包括区法院民庭退休庭长吕雅芳在内的14名专业人士成立个人调解室。香坊区在区检察院设立全省首家“检调对接工作站”。

发挥律师作用,积极参与矛盾化解。巴彦县鼓励律师参与调解信访矛盾,九州律师事务所主动化解了一起因“一房多卖”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事件。道里区开展了“律师有约法律进社区”活动,实现了律师与个社区的对接,从专业角度化解矛盾纠纷。

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双城区积极探索基层人民调解制度建设,试行了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将调解工作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制定了人民调解信息报送制度,使矛盾纠纷信息得到及时上报;乡镇*府推行人民调解月例会制度,对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把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平房区、香坊区创新“四所联动”工作模式,实现了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互补共建,丰富了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的多样性。

全市司法行*系统下一步还将把握机构改革大势,针对重点工作、弱项短板、难点问题继续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积极发挥调解组织作用,不断拓宽调解领域;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解决司法所编制人员问题,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所;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制度建设,严格规范运行,提升服务质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