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万科等去年业绩超预期 龙头房企受益调控?
摘要:调控深入的2011年,龙头房企交出的成绩单,超出了悲观论者的预期。不过,签约面积同比下降5.54%,至650.29万平方米。交出"超预期"成绩单的,不只是保利地产。
调控深入的2011年,龙头房企交出的成绩单,超出了悲观论者的预期。
保利地产10日发布的月度销售数据显示,2011年月,该公司实现签约金额732.42亿元,同比增长10.69%。不过,签约面积同比下降5.54%,至650.29万平方米。
交出"超预期"成绩单的,不只是保利地产。
此前数日,万科、恒大、碧桂园、龙湖地产发布的业绩简报均显示,其2011年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均较2010年大幅上涨。
上海盘古天地总经理宋海认为,2011年销售增幅比较大的开发商,都属于市场嗅觉比较灵敏的,不少都在2011年上半年就采取了以价换量策略,"这些品牌企业尽管以价换量,但总利润并没有减少太多,因为毕竟过去的项目在土地成本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不过,宋海指出,2012年才是开发商要真正经历市场考验的一年。
全国布局分散风险
可见的是,在楼市寒冬里,还是有不少实力雄厚的开发商能笑着过一个"热乎乎"的春节。
对比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50排行榜》和《2010年度中国房地产企业住宅销售TOP30排行榜》发现,共有29家房企拥有可比数据,而其中22家销售额同比上升,只有7家呈现同比下滑。
多区域布局,让房企获益颇多。
绿地集团发言人王晓东昨日介绍,该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业绩770多亿元,完成了预定目标。该公司2010年的销售业绩只有500多亿元。
王晓东说,2011年绿地主要加大了三四线城市布局的力度,三四线城市销售比重大幅提高,在2011年超过了70%,此举"分担了调控的影响,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
龙湖地产发言人昨日亦称,2011年,该公司布局的西部、环渤海、长三角三大区域,均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
上述发言人还都提到了价格调整对于销售的拉动作用。
"我们较早地进行了按照市场需求定价,这一调整从2011年第二季度开始就很明显了。"王晓东说。
王晓东还提到,产品结构调整,让绿地获益不少。2011年,商业、办公地产在绿地产品结构中的比重,由原来的20%多一点提升到40%多。而住宅项目主要还是以普通商品房为主,"这是主流产品,占了很大比例。"
"日子未必好过"
对着同样一份龙头房企的成绩单,局外人有着不同的解读。
上海某房企总裁昨日即提到,由于只有交楼才能进入结算程序,房地产行业从销售到交楼一般都有一年半到两年的周期,因此2011年各房企入账的其实都是2009年市场好的时候的销售数据,而2011年本年度的销售情况会在2012年、2013年的财务报表中体现。
"这个情况很普遍,有的房企其实在2011年11月份销售业绩就已经超过去年了。"易居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建成还提到,全国布局的、排名前50的房企肯定有超过一半都能实现销售业绩同比增长,"因为各个房企本身楼盘数量变多了,进*的城市也变多了。"
不过,周建成强调,销售业绩增长并不代表这些房企日子就一定好过。
周建成举了个极端的例子,有一家上海国企开发商,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因为内部整顿,没有拿地,2011年的日子反而是最轻松好过的,"因为没有大幅扩张,财务状况平衡住了。"
在周建成看来,房企"日子好不好过"关键在两方面:一个是找钱,一个是花钱。
"一些大型房企在全国五六十个城市都有分公司,人员成本、融资成本成本……不要说和10年前比,就是和3年前比,支出肯定要大得多。"周建成说,对于房企而言,可以不拿地,拿了地就肯定要投资,后续投资会止不住。这两年很多企业在大肆扩张,但除了销售收入,"其他资金来源堵的堵,限的限,出钱的地方很多,所以很难过。"